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所长徐振强师兄
采访者:刘福洋、童天丽
【院友简介】
徐振强,2012年博士毕业于至尊全讯555050环境科学专业,进入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挂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作,任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中心所长。
研究生期间,他钻研学术、服务同学,发表论文21篇(最高影响因子13.198,17篇SCI,1作或2作15篇),参与开发超恒量空气污染物、呼出气生物气溶胶和化工节能新技术等开发(申请7项国家专利)。应美国地球物理学会(2009)、哈佛大学研究生学术交流论坛(2010)、亚洲气溶胶年会(2010)和美国气溶胶年会(2011)等邀请,用英语做多场国际性学术报告。由至尊全讯555050授予首批“至尊全讯555050校长奖学金”(2009.10);由团中央、全国学联等单位授予“全国自强之星提名奖”(2011.4);由中国高廷耀环保科技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2011.9);由中国卢嘉锡教育基金会授予“中国科学院卢嘉锡优秀研究生奖”(2011.10);由学院推举所在班级荣获至尊全讯555050优秀班集体(2011.12,全校仅有两个博士班入选);由北京市、至尊全讯555050分别授予“北京市优秀毕业生”和“至尊全讯555050优秀毕业生”(2012.7)。
工作两年来,他积极投身新型城镇化研究、生态智慧海绵城市规划建设和决策咨询中,对我国城市科学学科群建设和战略发展、新城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城市更新)等有系统性的把握。在城市策划理念(低碳、生态、弹性、绿色和产城融合新型城镇化模式)、规划(新城开发、旧城改造、生态规划、三规合一、城乡一体化、固废水资源利用等)和建筑(绿色建筑、绿色建材、住宅产业化)等方面,公开发表学术文章26篇(两年内),其中独著(或第一作者)16篇(期刊包括《城市发展研究》、《城市规划学刊》、《中国名城》、《建设科技》和《上海城市管理》等)。将出版专著《城市科学研究服务我国城镇化质量的路径初探》(约36万字)。先后参与的项目超过十项,包括国际合作三项《中英部际间城市更新合作研究(协助主持)》和《中加木结构绿色建筑评价关键技术路径(主持)》、《美国能源基金会低碳生态城市研究(参与)》;地方研究项目七项,《科技与社会2049展望—城市科学与未来城市(专题负责人)》、《建国以来党和国家在社团党建方面的理论综述、法规制度和工作要求(专题负责人)》、《中关村“三规合一”与重大项目并联审议审批机制研究(协助主持)》、《青岛市高新区中欧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与规划实施(主持)》、《深圳低碳生态指标体系指引与分区管控研究(主持)》、《株洲云龙新城固废关键技术与环卫规划(主持)》、《东莞市生态园创建国家绿色生态城区咨询(主持)》、《银川市全域生态规划(专题负责人)》和《张家口怀来县城乡总体规划(专题负责人)》等。在2014年第九届城市规划与发展大会,受邀做《中英国际合作助推我国城市更新政策、规划方法创新的总体项目设计与初步成果(中英城镇化与城市更新论坛)》和《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资源环境约束、新城低碳生态发展与兴起中的城市绿色更新(中丹绿色城镇化建设技术论坛)》的学术报告。2014年11月,他撰写的《城市更新背景下我国城镇文化复兴的战略规划策略研究》报告荣获第四届钱学森城市金奖的优秀奖(与唐孝炎院士、张远航教授和胡敏教授等同获该奖项)。
【采访内容】
Q:如何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
A:关于研究方向,我们至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思考:
第一个,循规蹈矩。你进入这个学校,比如说研究生的话,比如进入某个老师的组,研究方向是确定的,你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第二个,可能在大方向上,环境这个专业可能有很多方向,环境化学,环境规划管理,稍微再细分一下,本科生选择余地大一点,我的建议是更加和社会接轨,客观来说,北大一些研究已经有国际视野,但是和国内工程实践部分还存在相对接轨不足,有的理论研究很高超,但是和社会需要有很大差距,很多校友毕业以后有一个自我认识期,到社会以后,不像一些工科院校,他们面对社会的这种需求,总体上优势不显著。在校生要多思考、多考虑如何将老师们的高端学术研究和重大项目与自己的专业定位、职业发展相结合。
所以从研究方向讲,如果你觉得你本科是北大,以后想从事学术研究,那挺好,跟着老师做一些很有前瞻性的研究,只要自己能够坚持,把这条路走通,就能光明无限,但是精神压力很大;第二个不排除大家有自己的发散一点的兴趣爱好,不见得完全是自己专业方面的,那就能更多地和社会接轨,更多了解社会上的一些需求,然后确定一些相关的研究方向,这样可能会好一点。
对研究生来说,可以“循规蹈矩”,根据老师的发展方向去开展工作,对本科生来说,如果自己有搞学术的气魄,确实也体现出这种能力,能很认真的阅读文献,能很认真地进行实验。如果是人文社科类的规划管理,能很认真地参加点社会调查,这类已经在研究方面有所突出的学生,就可以专心致力于科研,缺乏与社会的接轨也不重要,因为你已经达到了某种高度。如果不是的话,那就过渡到和社会接轨,社会需要的是更加注重创新性的东西。所谓的创新,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创新,一种方法创新,而不是说在某个角度上一个原理上的创新。
所谓的这个研究方向,就是研究方向,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三者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是很难的,但是我们要一直思考它。你们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而且你们人生有更多的不确定性,所以你们如果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多地与父母亲探讨,了解自己所在的城市,你可能掌握的信息量更多,找的角度和切入点会更丰富。北大的校园环境当中给大家更多的一种安静、清新和纯粹,但是你步入社会,你会发现更加地多元化,更加复杂。国家靠你们,而且本科进北大确实是优秀,你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开创性。你们第一步已经走好了,跟很多人相比,你们接下来就是要更多地了解社会,可能会陆陆续续去实习。你们通过了解新闻报道会发现,现在这个年代中国有很多变革,同时改革力度很大,包括简政放权、市场化和投资多元化等,例如深圳,很多方面都走在全国城市的前面,你们是经历变革的一代。总体来讲,第一个,按部就班,第二个,结合自己研究方向,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有选择性地贴近社会,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但是这个研究方向需要发散一点,不能过于太聚焦,否则选择的面会很窄。
Q:第二个关于论文中的专业知识的问题。
A:论文分为两块,第一个是学究论文,第二是学术论文。学术论文的专业知识要比较系统,学地要比较扎实,要有深度,体系要比较全面。你们现在大一,建议多参加几次挑战杯,这样就能有所体悟。第二个是发表的文章,我读书的时候也发表了很多SCI的文章,但是我工作以后发现,发SCI只是小众化的研究人群在看,但是我现在工作了,由于我们单位是部委下属的一个组织,也是一个研究机构,包括各级城市规划设计院、环科院,他们属于社会服务型的机构,他们更多地会倾向于看一些应用型的文章,我今年一年就发了19篇文章,我读博士的时候一共才发十几篇文章。我写的这些文章放在期刊,大部分都是部委下属的正规刊物,注重期刊的读者群体。我现在工作以后就更多地强调社会项目,比如我最近写过一篇题名为“海绵城市”的文章。
另外,我有一篇文章关于超大城市PM2.5控制,其中把建设、环保、发改等国家部委综合起来以后,问题才有可能会解决好。环保仅靠一支力量是远远不够的,而且很多科技没有和社会接轨,所以学术性文章就是要强调新的概念。研究论文就是要有系统性,但是它也会有局部创新。对于学术论文,学校的老师肯定会在学术研究的方面给你们提供支持,但是文章中的创新要自己思考,要强调效率的概念。
如果你们想要让自己变得优秀起来,就要短时间内有爆发性的学术成果出来。在我这里的实习生超过80%都是北大的,其中有一部分北大本科生要出国,就得要有一些创新型的东西。创新有很多的层次,我认为学校里的创新难度最大,一篇文章写完后发表,整个周期很长。要找到好的切入点,把任务量很好地分解,然后找一个好的角度把它写出来,比如我写的关于绿色建筑政策的文章,那时国家刚刚出了绿色政策,国务院办公厅一号文件,马上全国各地都会推出来自己的绿色建筑新能源的方案,有了这个方案,我就把方案搜罗在一起,开展研究。这个研究的创新性在于,我对比了地方上的政策,当时我做的这项工作具有首创性,有一个客观的原因是国家刚把政策推行到地方,所以强调时效性。第二个是基地政策,现在很多人还停留在技术创新方面,关于基地该给他多少补贴、补助都是空白,这就是两个创新。虽然这种创新发表到核心期刊上的可能性较小,但是从业务上讲读者看了文章之后,知道工作怎么做。因为我现在工作更多地强调给政府服务,更好地服务政府。
你们从北大毕业后,要么进入大企业,要么给政府服务。如果给政府服务的话,就要考虑政府在思考什么。现在问题很多与学校导向有关,研究生很多时候都在考虑学究的问题,但他没思考自己在为谁思考。可能是为学术这个领域思考问题,但是对象还不够聚焦,不够聚焦的最大问题是培养的那么多学生,到毕业以后不可能都按照他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从研究生来讲,能够继承老师“衣钵”的较为有限,其中很程度上是受社会市场的影响,很多都要到其他更宽的领域去,这时他的服务对象就是清晰了,要么就是政府,要么是下属机构,要么就是企业。企业要的不是原理,不关注两个污染物反应之后的系数是什么,他关注的是局部的研究创新,他关心的是怎么将局部创新组合在一起,产生一个综合创新。
第二个方向就是在学校的论文,你们现在属于启蒙阶段,学校可能没有提供太多课题给你们参与,所有你们写文章不会有太多的思路,但是你们可以仿写。我写的那些文章,在技术含量和研究深度有局限性,但是它能发表,而且属于部委级的刊物,有一定价值,这就是为什么我让你们读这些东西。让你们学习方法,如果你们本科生能在大学期间课业之余找到好的角度,写出一两篇文章,从一个好的切入点,天天去实践好的点子,也是不错的。
Q:您对大部分毕业生选择了与环境无关的职业有什么看法?
A:我对这个的看法比较敏锐。第一个,硕士生我觉得换专业很好,因为他敢于突破;第二个,本科生也可以,但是博士就不是很建议。为什么总体来讲博士不建议,低年级的反而还鼓励呢?因为如果你站在产业的角度思考问题,会发现现在供过于求,也就是这个专业太多人了。而且在学环境科学的同时,你们应该学应用,学校也应该多上一点这样的课。因为搞科学的人比例相对较低,没有那么多人有机会搞科学。因此,适当地转可以,但这不代表不能从事本行业。但是从事本行业从供求关系上来讲,这个专业人很多,那你们必须相当优秀。根据我的发现,我还没毕业的时候学习环境的学生的能力就已经很强了。你们毕业的时候,读研的时候会发现,这个领域的人都比较努力,很多都是比较多产,科研做出的东西比较多,你们要知道其中的挑战性。
当然老师会给你们说这个专业乐观的地方,认为这个专业很好,也确实是,但是现在这个体制机制不顺畅。从人生来讲,你们高中毕业后选择了北大。你们要在北大的环境当中更多地索取,更多地做贡献。努力把自己变得更优秀,努力吧,你们现在还年轻,努力吧,等你毕业时就荣光闪耀,那多好。同样是一辈子,你们到北大,在这里就必须要打造得更强大,只有这样才是正儿八经名校毕业,你们给学校机会了,给学校契机了。在学校感激你们的同时,你们要在学校做主人,主动接受更多的知识和理念。我读书的时候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把北大一些我感兴趣的新书穷尽了。我看北大的一个好处是比如说自然科学领域有些新上架的书,固定地放在那两架。所以你就不断地在看新书,不要看太多小说,就看那些新书。因为知识都有一个循环周期,大概几年之内如果你能把新书全部看一遍,就大概了解这个行业怎么样,了解你感兴趣的领域。我建议你们把视野变得更开阔,更努力,把时间安排好。
我跟你们讲这些东西是把你们当成研究生来看的,因为你们在了解这些东西,由于生活背景多多少少会有些差异,可能有些不好理解。如果你们把自己当成研究生来培养,你们毕业时就鹤立鸡群,在环境方面继续一枝独秀,那你父母亲肯定很高兴啊,你进了北大还一枝独秀,那不得了。一枝独秀是什么概念呢?一枝独秀要社会认可,要学校认可。北大有那么多机会,你们得施展自己,例如学生会这些团体,如果自己感兴趣的话可以适当参与,如果不感兴趣的话,参不参与都可以,你可以成为一个支持的人。我说的一些东西会发散一点,这样讲得会全面一点。
至于职业,刚才我也说了。现在除了北大还有一些工科院校很强调校友这种关系,从而让你们有更多机会。如果让你们出去实习,说实在的,平台很有限,如果能调动这些校友的资源是很好的,这也相当于是你们最后的那个问题。现在很多同学一天到晚在学校学习,信息不对称,当然你们现在青春年华,应该接触一些纯粹的东西,一身正气,但慢慢读着读着,年龄增长以后就要有思考,不是固定约定俗成的,要有创新,或者局部思考一些新的东西也好。本科生大一就可以发文章就不得了了。这不是不可能的,这完全是有可能的,只不过是需要人去引导。职业发展也一样,大家都认为这个领域好,但是没人去拉他一把,他也不知道这个领域究竟是什么情况,他一门心思去努力过多的话,可能会有点可惜。
Q:第四个对环境的工作前景的看法
A:环境科学也分为理论研究和工程技术类的,从理论研究层面来讲的话,我认为如果自己足够能吃苦,足够有能耐,能够走学术研究这条道路的话也是挺好的,但是人数比例不超过10%。甚至更低。研究生有10%的人以下能立得下来,成为学者,其他大部分都要转。对于本科生,出国可能对你们来说是比较合适的选择,出国读硕读博是比较不错的。你毕业以后要面对现实,了解行业动态,要有所选择,做出自己的职业规划,说通俗点,多干活,学习是学,但是要多干点工作,出国是合适的,读个硕士回来也挺好,读个博士回来,看发展方向。
出国的话对大一本科生来讲,可能现在有点早。但是你们搞研究,发一两篇文章,是很增添色彩的,对你申请好学校比较有利。显然申请哈佛跟一般的学校感觉是不一样的,至少回国的感觉是不一样的。你们可塑性比较强,所以你们早点开展学术创新,能写点东西。刚刚说到工作前景这块,总体是合适的,但是因为大家没有工程技术的背景,真正找工作的时候优势又不是太明显。
因为环境有环境问题,领导思考的是怎么改变环境问题,而北大的很多研究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另外,我认为像北大清华这些名校,学校要考虑到怎么运营,要做响亮。我认为你们还是新鲜血液,早知道,早觉悟。因为你们现在从定性来讲,进入快速通道,后面怎么样就决定于你们是否继续努力了。研究生就不一样,研究生说实话年纪大了,年龄在增长,可塑性没有那么强,你们是正儿八经的天子骄子,有很好的基础,只是自己要把方向好好地确定一下。另外在工程技术方面,我觉得要学点扎实点的,比如说会不会画图,会不会做工程计算,这些技术性的东西,在社会上,大家是很重视的。你会讲理论,我会讲理论,他会讲理论,年龄比你大点,人家就希望我去讲理论,你就没机会了。如果搞工程技术,有很大一部分人不会搞工程技术,这时候你会的话就好了。我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强调工程技术。
我毕业的时候本来也有其他的工作机会。但坦白地讲,工作机会是比较严峻,不是很乐观。按理来说,我研究的是大气环境(包括PM2.5),本应该继续搞PM2.5,那是很好的事,但进入社会,发现有些困难。像北大环境学院的专家老师,层次高、学术专精,因广泛到社会和行业里去呼吁。
总体来看,环境专业就业形势相对乐观,但是好机会总是偏爱那些有准备,也确实是有实力的人。而且所谓的有准备的就是指务实的,与社会接轨的,准备确实是接地气的,能够实现你们自己价值的东西。至于专业对口,其实我刚刚跟你们说了。专业对口,我是这么理解的,环保这属于一个很新型的,尽管国家也在推崇的,但在社会层面落地的力度不是很大。所以说真正从事本行,那是社会服务性质的,如果从自己创业,体现自己社会价值,提高自己经济能力的角度来看,这个行业还是比较困难的。要不就是几个学生合伙开发了们某个东西。我之前有个实习生是在北理工学交通的,他研究微博数据并通过分析微博数据挖掘,从而识别北京市不同的拥堵程度。当时我启发他的是,当然现在也有,想办法开发个APP,比如知道什么时间下一班地铁到,如果把这个搞全,马上能与社会接轨。
如果有同学有兴趣的话,你们可以成立若干个兴趣小组,也可以围绕着环保这个领域。当然你们有些思路打不开,你们有这个时间,这个精力,你们可以扎实地去做一些东西。你们可以看历年挑战杯大赛,一些本科生做得很出彩的东西,不一定是纯理论研究,学校里理论东西太多,更多的是务实的东西。比如说现在污染后,有人开发APP软件马上可以看到污染指数。我正在研究怎么在城市进行污染治理。有污水处理厂,能不能开发一个空气处理厂。按理来说,这是天方夜谭的事,为什么呢?空气那么强的流动性,但是政府如果要求每个城市都干这个事,要求一定的减排量,这个同时开展起来的话,边界层以下,空气质量会改善的,而且现在有些国家也在干这个事。我们不能被动地承受这种空气污染,即便回到室内来说,室内的空气污染该怎么搞,也要思考,更加偏应用型地思考这些问题。
Q:您对北大环科的师弟师妹们有什么期望,寄语或建议吗?
A:第一个是对于低年级的,就是花上一两周时间研究研究本院比较优秀的校友,或者说一些职业发展比较不错的人,参考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同时反思一下自己,假设如果你现在大四,马上就要毕业了,你以后的路怎么走,你走那条路现在缺少什么东西,就开始定一个计划安排。你们把学习放在第一位的同时,挤时间给以后的发展。目前这种教育使得人们把学习和以后职业发展联系起来很难,你只能用业余时间服务你以后职业发展的需求。对高年级(大二大三大四的),要在时间精力允许的情况下出去实习,出去了解社会。但是实习周期不要长,不要超过3个月,有的地方忽悠一下就实习几个月,这耽误时间。有的地方甚至只实习一个月。实习是干什么的,实习是了解自己关注的行业,然后去找一些层次比较高的去实习。
对于本科生来说,本科低年级,更多地搞科技创新,去搞点文章,我觉得你们更好的出路是出国,你去哈佛大学整个硕士回来,那你这辈子至少在学历教育这块已经锦上添花了。那你回国之后再干什么,我觉得是如鱼得水。本科又是好学校的,硕士又是好学校。所以叫低年级的找找那些校友,什么国外的哈佛,本科毕业去哈佛干什么东西,看看他们是怎么干的,或者哈佛,MIT这些大家都知道的传统名校,再回国释放能量,比较符合社会需要。
对于研究生,我觉得还是要在平常高度紧张科研的同时,多去阅读一些社会新闻。多了解一些社会动态,了解包括自己行业在内的,你自己感兴趣的一些行业的进展。同时延伸一下,感兴趣的东西有哪些是和职业发展挂钩的,然后自己对这些职业是不是比较感兴趣,感兴趣的话如何实现这个目标,这些都要做点准备。而且研究生来说,这个更加严峻,得要更多地思考,同时实施的力度要更大一些,和社会的联接要更深刻一些。
对于博士来说,从就业背景来讲,首先读博士要慎重。名校的博士在科研创新的挑战是很大的,不要在读博士和从事相关专业的研究之间划一个等号。在中国目前的制度下,这是没有等号可划的,这里面有很多因素在影响,我更多地认为读博士的时候一定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就是专业之外做得很优秀,那就是一种对于未知领域,掌握研究方法,能够很快地研究清楚的能力。我现在所在的这个领域,也是跟环保相关,但是它更大。我也通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包括思维,因为我也要和社会接轨啊,我又不是在高校。但是我认为高校也要和社会接轨,现在高校也在改革,很多东西在变。大家要有一个宽广的心态,要知道更多地对接社会,更多地理性地去思维,还有更多去争取找到自己兴趣是什么,然后争取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我用了两个争取,因为这是在中国很难的事情。对于博士,我还没说完,博士要提高情商,本科生和硕士还可以,博士生不要有傲气,可以有傲骨但不要有傲气,北大毕业并不能说明一切,要低调、有情商,有更强的适应社会服务的能力,要把自己的研究能力努力迁移到工作中。
就像我刚才说的,对于本科生硕士生,有百分之十以上从事本行业就算不错的了,对于博士来说可能比例相对高一点,但是这条路很难。对博士来说,还有一点,就是要有很好的胸怀。比如说,你所在的实验室有一个文化,你的老师有他的固定思路,你以后要是有机会在科研平台上,不能也按着这个思路走,你一定要去改变。博士就一定要有做老板的思路,一定要有带团队的思路,一定要把家业做大,这个很重要,不要故步自封。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景观学院的于老师,在学校里的名气不是很大,但他在社会上名气很大,他每年在北大招两个班,共100个学生。现在只要是北大的一个学生,到建设部或下属机构工作,人家就会问他,你是于老师学生吗?你们可能无法理解,他的学生已经是枝繁叶茂。而现在我们自己学院唐奶奶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枝繁叶茂,但是我觉得,要一棵树上长出来以后要更加的枝繁叶茂,这样以后你们去实习去社会实践,展示自我能力的途径都很发达,把学校、校友会、校友和你们,甚至把那你们父母亲都牵起来,这样一个很大的网络体系,这样的话我们就是一个很强大的社会服务的群体。
我觉得这里面最本质的就是我们作为传统的老百姓都相信教育能够实现未来,能够改变未来,能够让人生变得更美好。像你们也一样,高中肯定是佼佼者,你们父母亲都对你们有很大的期望,那我们共同地把这个事做好,这是责无旁贷的。
清华的社会服务能力是很强的,同济和各种各样的国际单位合作,而北大环境学院下面挂牌的单位和企业相当有限。
Q:您还有其他要补充的吗?
A:不只是北大,现在全中国的就业的形式都是相对严峻的,环境专业可能相对于计算机专业或者经济专业的找工作的难度更大。但对你们本科生来说选择面还是宽的,你们最重要的是要用好自己的时间,找到自己合适的方向,然后多和能给自己的方向上提出建议的人做一些交流,再务实一点。还是邓小平的那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想尝试做一些创新,你先用一个星期或三天时间去想这条路是不是可行,觉得可行,就照着这个思路走。你们也一样,必须要有成果,要立竿见影,要求效果。
现在很多本科生觉得天天上课,没有时间去创新。当然,学习很重要,但最重要的是GPA,这是按照社会的价值取向来说的,GPA和你们的一些评优都很相关。其次就是在闲暇之余得做点有价值的东西,得好好思考琢磨如何把时间用好。当然你们正值黄金年龄,休息娱乐是必要的,可还是要留点时间做点对自己的发展有价值的事情,让自己在班级内部凸显出来。首先,低调是很重要的,但同时你的能量在一直蓄积,而且你要借助外部力量蓄积,这就要求你一定要找时间实习。
所以说,现在研究生可能专业和方向都定型了,但你们的可塑性更强,数理化功底也很好,所以我的建议是第一个要在自己的专业里面找不超过3个的感兴趣的方向,第二个结合社会的需求再找三个方向,再把这六个方向排列一下,提炼出三个左右的方向,这样的话就能兼顾专业和社会需求。当然,你们可能以后还要学双学位。最重要的是,每天想一想自己做的事和这三个方向有什么关系,这样等你们毕业的时候在各个方面都很突出了。
我很强调要出成绩,让你们在班级在学院优秀起来卓越起来,然后毕业以后不仅仅是找工作,而且要找好工作,这样就会有很多途径供你选择。如果本科毕业出国,那专长和科技创新是必需的,如果你要去企业,你也要有一些和商业相关的基础和成果。通俗地讲,如果你在研究领域,写点研究报告,如果你想进入一个好的单位,把这些成果通过挑战杯展示出来,如果能获奖就更好了。现在北大有很多活动和科技比赛,比如陶氏化学还有拜尔举办的各种各样的创新比赛,你们一定要想办法参与进去,获得一些成果。在这个过程中,你们可能缺乏人指导,但是你们有很多校友,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就多跟他们交流,让他们给你们点指导,这样你们就能多出点成绩,多参加点比赛获得点优秀,对自己的未来也很有帮助。在比赛中获奖,也是更好地肯定自己吧。可能你们今天还不能理解,等过几年你想起今天的事情,可能觉得深有体会。
我在北大读书时,有个师姐是小语种毕业的,她现在是宝马中国区的总裁,她完全是跨过专业。本科是北大的,能够更加地厚积薄发,但更多的需要找到一个好的导向,否则就耽误了时间。我这个年龄很多人没有读到好大学或者没有读大学现在的工作也不错,你们可能要从读书这个渠道发展的好一点,但我们也不排除社会需求。所以说你们要注重专业的三个方向,第二,要关注社会,我们现在搞城市建设这个领域,至少大家在二三十年之内房地产、交通、IT、金融,如果不在这四块活动,发展都相对慢些,如果在这领域,努力,可以鲤鱼跳龙门跳的更高,不努力,顺势而上,行业在一直推进。未来很好,但要好好把握,平时多注重科技创新,不懂的地方多询问别人。你们要想办法让自己优秀起来,我学生时期是以学生志愿者负责人的身份去参加了北京论坛中的学生论坛,我觉得你们也可以,设计一个好的研究方向,去到那样的一个平台上展示自己。最后希望你们在北大度过美好的青春,同时留下一些脚印性的东西。
【采访心得】
在这次采访中,师兄以他开阔的视野,开放的思维与我们谈了一些我们不曾接触过或是不曾想过的深刻的问题,其中既有我们自身的职业规划,也有中国政策的思考。我们获益匪浅,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例如他鼓励我们在大一课余时间研究学术,学习写论文的技巧,尽量能发点东西出来。这甚至是我们不曾想过的,毕竟我们涉猎的知识过少,不足以支撑我们的论文。但是仔细想想,其实也是有可能的,我们需要细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好的切入点和找到好的角度,再结合平时付出在看论文的时间,我们还是有机会做到的。退一步说,大一并不是截止日期,如果大一不能得到这样的成果,但这个目标还是能够鼓励我们汲取更多的知识,从而有助于我们自身学术上的发展。在整理时,我们从他的言语中收获了许多,也逐渐明晰了职业发展的道路:在以学业为主的同时,涉猎多点社会知识,与社会接轨。并努力提高自己的学术能力,通过发表科技论文和开展创新实践来提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自己服务社会的本领,关注社会,以更开阔的视野看待职业,结合研究方向,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来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